【記者陳威任採訪報導】
在花蓮縣鳳林鎮與光復鄉交界處的馬太鞍溪北岸的河岸地,有一塊阿美族老農胼手胝足所開闢出的農地,日本人稱Takomo(塔古漠),是馬太鞍族人世世代代耕作的¬土地與生活場域,但是現階段卻因為被政府歸為新生地開發局管理,並且預計開發為休閒觀光區,當地阿美族人發起連署,要求尊重「就地耕作」的權利。
土地觀點造成摩擦
原住民習慣與土地共存共榮,在土地的使用上並不習慣劃設界線佔領,也不習慣設立地契,這與漢人之間對待土地的觀點存有差異,也往往成為原漢相爭的主要原因。
對馬太鞍的阿美族人來說,塔古漠世耕地一直以來就是族人世代耕作的土地與生活場域,不管是從最原始的山田燒墾,到日據時代的甘蔗旱作,再到之後的水田定耕,族人¬都在這塊土地上辛勤耕作。
但是在民國83年水利局計畫築堤造地,民國84年東部土地開發局逕行在當地馬太鞍溪築堤,堤防建造完成後,所有未登錄地都被劃為國有,並且於民國88年由水利局轉給內政部營建署新生地開發局。
但由於原住民在訊息告知方面本來就屬於最末端,相關單位並沒有對部落族人明白告知,使得塔古漠世耕地被劃為國有,馬太鞍的阿美族人從此成為竊佔國有土地的刁民。
土地情感無法交換
Takomo世耕地土地權益協會理事長林新平表示,族人也曾經向原民會以及民意代表陳情,但是所受到的回應都不如預期。相關單位在未徵得族人同意前,拿出另一塊¬土地取代塔古漠世耕地,希望用以地換地的方式解決。
「但是我們對Takomo是有感情的,那是我們的祖先開拓而成的,怎麼可以隨便用一塊地交換呢?怎麼可以說有總比沒有好呢?」林新平說,曾經有向民意代表反應,¬但是對方居然跟他說:「有拿到地就好,不要太計較。」讓他懷疑當中的政商勾結。
政府未考量族人立場
林新平表示,原本務農為主的這些塔古漠老農們,被迫停止農作並強制收回土地做BOT大型觀光開發計畫,雖然公部門以合理且合法的方式進行土地徵收,但是卻沒有考量到族人立場,這樣的計畫完全埋沒了過往阿美族相當珍貴的歷史事件與文化脈絡。
「我們要求就地耕作,這是從祖先流傳下來的土地,我們也嘗試多次用政府的程序申請保留地,可是沒有人理會,一直都沒有核准,也不再讓我們租用。」林新平說,現在¬新政府上台,部落族人將要再度前往原民會,向同樣屬於阿美族的新任主委章仁香陳情,希望能夠將這塊世耕地還給族人,並且劃設為原住民保留地。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馬太鞍族人所遭遇到的情況,並且協助部落做世耕地的文字與圖像紀錄,就讀東華大學的部落年輕人Lisin Haluwey發起世耕地進鄉團工作坊,預計募集20位熱血青年,於5月30日開始3天的農村工作坊。
青年發起紀錄工作
活動預計將與當地農民實地相處,並安排換工實作,以自己留下的汗水來感受農民們的耕作歷程、並彼此互動與分享,希望透過紀錄,作為往後爭取農民權益的資料依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