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一起買組屋吧!」越來越多的新加坡年輕人會用這句話求婚。26歲的May甜蜜地回憶,丈夫也正是用這句再家常不過的話打動了她。
新近結婚的May和丈夫阿昌購買了一套二手房,這套「組屋」約為90平方米,總價不過20萬新元左右,又加上可以使用公積金還款,對月入上萬新元的夫妻倆,每月還款總額不到總收入的20%,幾乎不構成什麼負擔。
在新加坡「居者有其屋」計畫下,May和阿昌只是受益於這一計畫的當地人的一個縮影。
「負擔得起」的住房
始於1964年的「居者有其屋」計畫,發展到今天,已經為約79%的新加坡人提供了公共住房——即「組屋」。而隨著這一計畫的全面展開,負責實施的新加坡建屋發展局逐漸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系統,以應對各種可能的情況。
比如對哪些人能夠申請購買組屋這個問題上,就有非常詳盡的「合格條件」。一般而言,直接向新加坡建屋發展局申請購屋的人士,應該滿足五個條件:新加坡公民、年齡至少21歲、必須組成一個核心家庭單位、每月家庭總收入不超過8000新元、不得擁有任何私人產業等。
事實上,組屋在市場上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開發這些房子的新加坡建屋發展局鼓勵人們因生活條件趨好而轉售組屋,換購居住條件更好的組屋。因此,公開市場上也能買賣組屋。為了刺激這一部分的供求,新的政策應運而生,政府會為達到上述5個條件,且首次申請購屋的人士提供房屋津貼;如果是新加坡公民或者永久居民,在某些條件下擁有私人產業,可不利用房屋津貼在公開市場上購買組屋,還沒有收入上限的限制。
除此之外,隨著組屋的開發,私人發展商也有機會參與到設計、興建和銷售組屋中,去申請購買他們所開發的房屋,申請者除滿足上述5個基本條件以外,還因為其價格方面會略高於市場,而首次購屋者可以申請房屋津貼,二次購屋者無需繳納轉售抽潤。
針對單身人士,購屋計畫明確規定,35歲及以上的單身公民可以購買任何類型和地段的轉售組屋,如家庭月收入在一定上限下,購買大房型或者小房型組屋時,可以獲得一定的公積金購屋津貼。這一計畫還鼓勵兩名或者以上的單身公民聯名購買轉售組屋,除有相應條件限制,也規定了可獲相應購屋津貼。
針對55歲及以上的新加坡公民,在購買「小型公寓」上有專門的政策,政策除規定每月家庭收入不超過8000新元以外,還規定擁有私人產業的必須在擁有小型公寓前出售掉私人的產業。
即便是家庭月收入偏低,總收入介於800~2000新元的新加坡公民,也能夠享受以頗低價格租賃一居室到三居室房屋的政策。資料顯示,月收入低於800新元的新加坡公民,一房組屋的租金每月不超過33新元,二房組屋的租金每月不超過75新元。
「凝聚力強」的社區
May和阿昌考慮再三,最終決定在遠離父母的城市另一端購買組屋,以方便工作。「如果購買在父母住處附近的組屋,還能享受政府津貼。」May有點遺憾。這是新加坡政府為了提倡家庭凝聚力而提出的計畫,這一計畫鼓勵那些在公開市場且是第一次購買組屋的父母或者已婚子女,購買靠近已婚子女或者父母住處附近的組屋,可獲得4萬新元的購屋津貼。
而若已婚子女通過「抽籤購屋計畫」和「預購組屋計畫」申請組屋,想和父母同住,或住得靠近父母的話,有比其他的申請者多一倍的機會。除此之外,在新加坡這個多元文化並存的國家裏,如何讓不同背景的民眾融合在一起,也是一件重要的工作。
資料顯示,在新加坡,華人占居民總人口的75.6%、馬來人占13.6%、印度人占8.7%、其他文化背景的居民有2.1%。新加坡建屋發展局為了能夠從源頭上實現融合這一目標,在申請組屋時,建屋局就通過科學的方法,均衡在同一社區內不同文化背景的民眾的數量。一旦某一文化背景的申請者達到一定數量,則其以下的相同文化背景的申請者會被拒絕。
在社區裏,處處都體現著讓居民加強交流的「細節」,一個有趣的細節是,幾乎所有的組屋都空置一樓,建成有巨大立柱支撐的通透空間。事實上,原本是由於氣候原因,居民們不願意住在略顯潮濕的一樓,不過後來這一空間都被發展成為居民溝通交流的公共場所。組屋外觀的融合也是新加坡建屋發展局重點考慮的問題。通過有計劃地翻新舊組屋,居民的社區環境和居住條件得到改善,這也促使新舊組屋的居住者互相融合。
新家園
步入新加坡建屋發展局展覽廳,一個巨大的針狀模型展現在眼前,按下按鈕,數以萬計的鋼針下移,在過去將近半個世紀裏建成的組屋便緩緩呈現在眼前。這一幕讓參觀者頗感震撼。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陋屋區的原景重現。狹窄的公共廚房,火患時刻威脅著居民。1961年,一場大火燒毀了河水山一帶數千住家,16000人無家可歸。
正是從興建災民家園開始,新加坡建屋發展局開始為低收入者提供廉價房屋。到了1965年,大巴窯市鎮將多項社區設施作為重要的部分加以建設。到了上個世紀70年代,更寬敞舒適的組屋和設施更齊全的新市鎮成為新加坡建屋發展局的主要工作重點。
阿昌的父母就是那時候搬進位於金文泰的組屋的。他還記得,家附近有學校、市鎮中心、鄰里中心以及體育場、公園等,他的母親也就在距離家不遠的工廠工作,附近就有巴士轉換站,父親搭巴士上下班,生活井然有序。時隔不久,阿昌家附近還有了圖書館、民眾聯絡所,他小時候所讀的中文書籍,都是從社區圖書館借來的。
2001年,新加坡提出了一個「概念規劃」,其中主要的建議是全面覆蓋住房、休閒、商業、基礎設施和地方特性,這些建議說,要讓民眾在熟悉的地區擁有新家園,要有在市區內可以遙望景色的高樓式的生活方式,有更多的休閒選擇,有更高的商業靈活性,有全球性的商業中心,有覆蓋廣泛的輕軌網路等等。
在May看來,這一切基本上已經成型。
她和丈夫典型的一天始於在家附近的公園晨跑,然後到市鎮中心的咖啡店吃一份早餐,兩個人各乘地鐵上班(耗時不超過20分鐘),下班後回家,有空的時候再到附近的商業區買些日常用品。而如果將來有了孩子,可以直接送到距離家不過10分鐘的學校去讀書。落地玻璃窗、花園社區……May對自己的生活方式頗感滿意。
May最喜歡的組屋是尚在建設中的「達士嶺」。「達士嶺」住宅區樓高50層,7棟樓之間用空中花園連接,快速電梯、空中走廊、3層停車場,將公共住屋的生活方式提升到全新的境界。
相關
新加坡住房保障系統
新加坡是一個市場經濟國家,但住房的建設與分配並不完全通過市場來實現。公積金制度是新加坡于1955年建立的一項強制儲蓄制度,由雇主和雇員共同繳納,以解決雇員退休生活保障問題。1968年,新加坡政府為了解決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問題,允許動用公積金存款的部分作為首期付款之用,不足之數由每月交納的公積金分期支付。這項規定使低收入者既能購房又不影響生活,從而極大地促進了低收入者購房的積極性。
目前,新加坡已有90%以上的居民住進了新建的居民樓,人均居住面積達21平方米以上。另外,新加坡實行了分級提供公有住宅補貼制度,嚴格按家庭收入情況來確定享受住房保障水平,住房短缺時期只有月收入不超過800新元的家庭才有資格租住公用住宅。政府對購房補貼也採用分級的辦法。例如,一室一套的,政府補貼1/3;三室一套的,政府只補貼5%;四室一套的,政府不僅沒有補貼,而且按成本價加5%的利潤。由於房價上漲,出售公有住宅所賺得的利潤必須向房屋開發局繳納一部分。
新加坡政府規定,占住戶總數3%的富人由開發商提供住宅,收取很高的土地出讓金,入住後收取高額物業稅,而對占住戶總數80%的中低收入者提供由政府控制戶型和房價的房屋。同時,對占住戶總數8.5%的困難戶供應由政府補貼的60平方米至70平方米的房屋,對占住戶總數8.5%的特困戶租給42平方米左右的房屋,每月僅收十幾新元房租。新加坡設計的這種住房體系,很好地解決了國民的住房問題。(以上摘自《經濟參考報》)
新加坡 | 香港 |
組屋售價以市民負擔能力而定, 與市價相比大約三四折而已 | 居屋售價不是所有合資格市民買得起, 與市價相比大約五至七折 |
限制期滿可以自由轉讓,不用補地價. | 限制期滿小業主要補一大筆地價給房委會, 才可以自由轉讓 |
容許業主換屋, 可以轉換環境, 地區, 或小屋換大屋. | 一次過,不能換,不夠錢補價就永遠不能換樓, 即使大屋換小屋也難. |
組屋舊了要維修, 政府津貼可達九成的維修費 | 小業主要自己負責全部維修費. |
鼓勵照顧父母, 與父母同住甚至住在附近都有優惠 | 考慮將白表申請者變綠表, 抽中居屋機會大些, 祇此而已. |
政府保障市民住屋. 有法例規定即使業主破產, 其組屋也不能被沒收抵債. | 無住屋保障, 供不起樓便要走. 銀行沒收居屋後還給房委會取回貸款.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