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9日 星期一

【中國時報】住宅政策 25年只換來空城

文章出處
【中國時報╱執筆:黃奕瀠╱策劃:張瑞昌、謝錦芳、黃奕瀠】2014.06.09

淡海新市鎮空屋狀況嚴重,入夜之後華燈初上,遠望嶄新的社區大樓最亮的是入口大廳與樓梯間的燈光,住戶的燈光卻是寥寥可數。(陳志源攝)
編按:房價居高不下,成為當前「崩世代」的熱門議題,適逢無殼蝸牛運動25周年,本報調查採訪室即日起一連4天推出「明日城市-居住正義」系列報導,探討台灣住宅政策的缺失和問題,介紹歐、日、韓的社會住宅發展,以及如何在都市更新過程中納入社會住宅,推廣「以租屋代替購屋」的概念,進一步發展並健全租屋市場,讓青年與弱勢族群都住得起。

住在淡水埤島里的盧正忠站在自家陽台上,視線所及原是觀音山,這兩年,卻被平地竄起的高樓擋住,現在一眼望去,除了建商廣告和大樓,什麼也看不到。倘若這些樓房帶來的是熱鬧商機或群聚氣氛也就罷,但每到日落,大樓裡透出零星燈火,大多數樓房都暗著燈,顯示無人居住。從當地居民角度來看,這成群樓房,不過架起了一個空城。

回應無殼蝸牛運動 建平價宅

這座空城,就是淡海新市鎮第一期計畫區。25年前,因房價高漲,引發無殼鍋牛運動,人們躺臥忠孝東路,要求政府解決居住問題。時任總統的李登輝試圖以新市鎮開發來「興建中低收入住宅」、「紓解大台北都會區住宅問題」及「平抑地價」。這項計畫預計開發面積1756公頃,可容納30萬人。

一坪6萬元的國宅於是興建完成,彼時才剛退伍的盧正忠卻指著地處邊緣的600多戶國宅說:這案子基本上是失敗的。

「中下階層無力負擔通勤。為了改善生活必須在產業聚集的地方工作。」台灣綠色酷兒協會負責人、1978年次的淡水居民王鐘銘認為,政府用意本是好,但沒考慮到窮人逐工作而居的現實;更別說,產業沒有進駐發展,又因為徵地限建,讓許多本地輕工業無法擴廠發展,逐漸外移。

都市改革組織祕書長彭揚凱則表示,政府迷信市場萬能,也堅持住者有其屋,過往的住宅政策多是鼓勵買房,因此要不是借錢給民眾,就是興建國宅便宜賣給你,即使如此,總量還是只有5成,「要是這些國宅採出租方式,如今台灣社會住宅的量就可和國外相比。」

「政府雖然增加了供給,但供給的量太少,無法成為破壞性價格。」彭揚凱認為,政府在台北都會外圍增加住宅,從歷史經驗看來就是會失敗,「沒有人要去住偏遠地區。」政府當建商成功的案例,全世界只有新加坡。在台灣,政府興建便宜出售的國宅,對許多人來說就是「抽到等於中樂透」,無法真正解決住屋問題。

偏遠地區增建住宅 注定失敗

2001年監察院就淡海和高雄新市鎮規劃執行不力,提出糾正案,2006年行政院經建會決議停止淡海新市政後續開發。但2007年,政府財政困難開始標售土地,「於是這裡的地一片片被割下賣給財團。」王鐘銘說,一棟棟高價住宅就如此被建起。

四分之一個世紀過去,公共住宅沒有發展起來,雙北房價高得咋舌,淡海新市鎮成了投資熱點,除了房仲業者活動,平時冷清無影,只有假日三明治人沿路夾道、仲介專車捷運站相迎,除此之外,沒有太多商業活動和生活機能的發展,就只是不動產投資商品的展示場。

淡海新市鎮徵收案本該在25年到期,當地居民才要鬆口氣,不料2011年,中央政府宣誓「居住正義」,竟無視淡海一期六百多公頃還有8成閒置土地,已建樓房空屋率4成,入住率不到預期的十分之一的窘況,又進行新一波徵地。

一期土地8成閒置 還要徵地

「不只淡海,這一波以合宜住宅為名義的開發案,廣為徵收土地,但幾百公頃土地,僅有不到10公頃興建合宜住宅。」彭揚凱批評,過往以供給不足為名義大量蓋房,但如今供過於求,房價仍然高漲不下,「政府應該改變思維。」

對看著淡水產業外移、新市鎮發展不力的當地住民來說,這次不想沉默。盧正忠當了淡海二期自救會總幹事,和首先注意到徵收案的王鐘銘一起奔波、陳情,希望25年來只創造一座水泥空城的錯誤,不會在其他綠意盎然的淡海土地上複製。

閒置土地中許多路段封閉,造成流浪狗群聚、假日千萬超跑在此狂飆。(陳志源攝)
淡海新市鎮不僅空屋率高,還有許多的空地閒置尚未開發,但政府竟又要進行新一波徵地。(陳志源攝)
台北市25年房價指數走勢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