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9日 星期日

【中國時報:觀念平台】居住不正義 束手無策?


【李尚仁  2012/04/20】

文林苑的改建風波沸沸揚揚,本文不贅述相關評論,而把焦點放在居住正義這個核心議題。此案之所以引起強烈反彈,並不在於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也不只因為市府強拆做法粗暴,更重要的原因是政府長期縱容房地產炒作、法令政策嚴重偏向建商,加上過去地方政府經常假借工業區與科學園區名義,為財團強徵弱勢農民土地。長期嚴重侵害土地正義的作為,累積大量不平之氣。近年有許多無房產的青年學子投入捍衛土地正義的抗爭,關鍵正在於此。

文林苑那塊土地位於舊市區,由於靠近捷運而價值暴增,建商因而有推動都更的商業動機。就像過去的道路建設,捷運是近年帶動臺北房地產增值的重要推手。然而,交通公共工程建設的經費來自納稅人,周邊地產鉅大獲益卻盡歸少數私人。不動產買賣的利潤,在臺灣的稅率極度偏低,是租稅不公的重要成因。租稅負擔不成比例地落在受薪階級身上,交通建設他們納稅貢獻,房地產炒作卻讓他們望屋興嘆。租稅不公結合居住不正義,交相壓榨受薪階級。

這現象讓人聯想到一個相似但又不同的歷史例子。十九世紀晚期,機械化農業耕作使得美國小麥的產量與生產成本大幅增加;另一方面,蒸氣輪船的發展,導致貨運成本大為降低。結果銷往歐洲的美國小麥價格不斷降低,導致許多歐洲小農無法生存,最後只能走向移民一途。那些輪船載來毀滅其生計的小麥之後,原船將這些農民載去美國。船運公司不用空船回航,利潤更高、運送小麥的成本更低,而這些農民則成為美國廉價勞力的重要來源。

同樣是交通科技,今天政府以人民稅金建設捷運,使用者大多是稅金一毛也逃不掉的受薪階級。捷運拉高房價,卻把受薪階級逐出城外,讓他們靠捷運通勤。類似現象也出現在英國倫敦,而為了避免導致城市機能受到損壞,英國政府協助的大型開發案,規定開發商要將部分房屋以平價出售給護士、公車與地鐵駕駛等關鍵部門工作人員。但這種做法只是杯水車薪,效果不彰,還需要更有效的做法。臺灣的政府則連杯水都沒有提供,而更一面倒地支持土地金錢遊戲。

土地的價格因為捷運等交通建設而大幅提高,由公共建設創造出來的地產利益,最後卻只落入建商與地主等少數私人手中,幾乎無公益性質和公共回饋可言,政府甚至不敢對這種暴利課徵合理稅金。內政部長說文林苑都更案是居住不正義的「表象」,那麼,賦稅不公、縱容土地炒作、公共建設所創造出的土地價值缺乏公共回饋,這種政經結構應可說是居住不正義的「實象」。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與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