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7日 星期一

【中國時報】高房價 是該嚴肅面對了

原文網址
2011-03-03 中國時報 【吳瑞北】

房價太高,一年多前在研考會調查時已居十大民怨之首,且愈來愈嚴重,政府見到問題卻無法改善,行政及立法部門都應加把勁,顯示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決心。

舉筆者的一位學生為例,他從本系畢業後到美國名校拿電機博士,回國在某國立大學擔任助理教授,剛生一個小孩,目前租屋過日。想到新北市買房子而不可得,而且以月薪再扣掉生活開銷,存款永遠趕不上房子頭期款增加的速度,那種感覺就好像身處隧道中,卻永遠看不到出口的亮光。連頂尖人才都這樣茫然,對未來覺得沒有希望,那一般年輕人更是不用談了。

以新店、新莊、林口幾個新推建案為例,都是以捷運題材為號召,蓋十四至十八層樓,每戶含公設約四十至六十坪不等,每坪高達四、五十萬元以上,這樣的房價對助理教授當然是天價了,等於是二十年不吃不喝的薪水才買得起!而這也是最不合理的地方,因為土地增值是全民的貢獻,成交地價與公告地價有巨額差異,地主及建商坐享暴利,政府收到的稅卻微乎其微。

尤有甚者,新建案引領行情,鄰近中古屋房價跟著水漲船高,影響所及連一般舊社區的中古屋都買不起,挫折感就更重了。捷運是全民納稅錢所建造的,但反諷的是,其增值效益卻是讓富人炒作房價得利,年輕人、出外人、及低收入階級實質更被剝削了。因此表面看來房市交投熱絡,好像經濟復甦成長了,但如果沒有兼顧所得分配的社會公義問題,經濟成長的帳面數字愈亮麗,民眾的被剝奪感將愈強烈。

民眾不能苛求房價不上漲,但不應該受到不合理地剝削。政府應該要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的環境,提高市場資訊的透明度,使購屋者不會因為資訊不對稱,而成為建商與房仲業者的肥羊。更進一步,依土地、建物的成交價格資料,先從豪宅下手,未來逐步推動新購屋土地稅及房屋稅以實際成交價課稅的政策。有高所得就應該高課稅,增加政府稅收,也落實社會公義。

執政黨領導人應好好思考的是國家的大方向,如何解決民生疾苦建立長治久安的基礎。在其位就要謀其政,現在「奢侈稅」草案已經出來,就應該盡快與立法委員、相關業界公會溝通,力謀草案更完備並通過執行。我們希望這次不再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而是全面改革住房政策讓全民安居樂業的起床號。

(作者為台灣大學電機系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