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高漲成為當前十大民怨之首。當媒體還在古典經濟學尋求解方,討論著到底是供給還是需求出問題時,卻沒有人問,老百姓到底怨的是什麼?在我看來,老百姓在產業空洞化和全球化快速流動,都會區生存機會愈來愈少,薪水又趕不上物價飛漲的速度,朝不保夕之感。加上飛漲的住宅,望宅興嘆,怎能不怨啊?
據初步統計,台灣民眾生活在都會區已經超過百分之八十。扣掉金字塔上五%,將近七成以上,在房價物價齊漲、工作機會減少,產業外移,服務業也外移的影響。民眾生活愈來愈難過,這是不爭的事實。在全球化年代,都會區的住宅市場,一定是資本與中上階級的市場。民間開發商在有利可圖下,不可能大發慈悲,先提供給中低階級的住宅產品。於是乎,不管提供都市更新、市中心公有土地釋出或行政院喊出的捷運附近增加土地供給等,都是以市場供給導向解決住宅的民怨。
在市場思維下,捷運沿線規畫為新興發展區,往往成為金錢遊戲熱門市場。過去都會邊緣的社區,住著一群從農村來打拚的青年,他們撐起台灣的經濟奇蹟。前幾年因廠商外移,步入中年的台灣人,節衣縮食地努力過日子。就當日子愈來愈難過,這一波捷運帶動的不動產開發,帶來是市中心的中產階級,而努力打拚半輩子的勞工階層,或是離開住到更偏遠地方,或是每天離家好幾個車站。
都市研究者指出,這種模式發展只是讓發展的成果,再次集中於少數人,以前努力在都會邊緣服務的家庭,在捷運帶動下,遷往更邊緣地方,並成為更低薪的勞動者。台灣各式重大計畫,常成為住宅開發的廣告,而無法有效地正向導引長期經濟發展。台灣總的住宅供給已趨飽和,此波愛台建設,並未替城市帶來轉型的力量,也未重新調整住宅價格,而是在新自由主義的意識形態下,自我感覺良好,認為市場可以解決住宅問題。
台灣面對外在的挑戰,保持對資本的善意,恐有其不得不之處。面對空洞化的內需經濟,藉由土地開發,帶動資本流動,以活化地方,某種層次也無可厚非。但流進房地產的資金,如果是熱錢、是中產階級每個月四分之一辛苦的血汗錢;興建的房產,是犧牲與破壞原有社區脈絡所換來;墊高的房價,政府卻未能抽到適當稅,來為所有百姓謀福祉;而留下來的房產,又成為僅成為外勞住的豪宅。此時,看待住宅問題,不僅是健全市場的經濟問題,更應對那些無法在市場得到安居的人提供服務。
去年金融海嘯和近日杜拜危機,都提醒世人,堆高的房產金融,終將成為泡沫。環顧歐美各國,逐漸調整將住宅回到生活設施的一環。我們住宅政策的討論,還能仍承續舊的思維?(作者為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