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9日 星期三

是誰的腳印踩過我們家園而去?——各界聲援三鶯部落連署書

三鶯部落,一個不起眼但卻是繼樂生療養院遭迫遷之後,另一個足以審度台灣價值的試金石。

無需迴避,作為遠離花東故土流離到大台北縣市勞動營生,並選在三鶯部落落腳的這群都市原住民,正是台灣經濟發展模式下的落敗者。過去先是祖靈的土地被歷來政權的槍炮搶奪,而後是在漢人的經濟發展過程中,被迫擠壓到都市街頭間以販賣勞力維生。三鶯部落就是這群原住民在30年來的時間裡,隨著包括海山煤礦的受難者家屬在內,陸陸續續「撤退」到三鶯橋下這塊新生地的產物。憑著先人所傳習的生存能力,他們硬是在台北縣的這塊新生地,開拓出另一個可供棲息的新故鄉。

然而30年來,包括今年2月在內的7次拆除行動,證明手中握有法律以及都市開發大權的歷任政府,顯然不願正視三鶯部落何以存在。在認定三鶯部落是違建聚落,並以強力手段鎮壓驅趕的過程中,不僅突顯官方的傲慢與粗暴,更只是反映了一個更隱而不宣的事實:透過公權力的介入,排除並逐出無力擔負發展成果的基層人民,是確保土地增值利益的必要手段。

從台北市的14、15號公園案、樂生療養院到三鶯、溪洲等4個部落;從公園、捷運到自行車道乃至於三鶯新生地的規劃案,無一不是以都市發展之名發動的迫遷行動。踩過你我家園而去的,正是市場經濟下將土地商品化的蠻橫腳印。只是三鶯部落,作為台灣這塊土地的主人,如今卻得被迫四處流浪,而顯得更加荒謬。

於是三鶯部落的命運其實就是一場鬥爭:三鶯部落究竟是弱勢者「自力造屋」的運動,還是官方認定的「違建聚落」?政府所提出的迫遷規劃,是否真想確保弱勢者的生存權,還是驅趕政策下的權宜之計?土地作為一項無法再生的有限資源,到底該讓少數人來買賣套利,還是供多數人於其上安身立命?

三鶯部落不只是三鶯部落,因為隨著土地開發踩踏而來的腳印,從來就不分南北、不分原漢、不分世代。過去會踩過康樂里(14、15號公園預定地)、樂生療養院,今天要踩過三鶯部落,明天又將踩向何方?作為這塊土地上的流浪者,最終又要退向何方?

因此,我們要求政府必須全面正視並處理台灣弱勢者的居住、生存權,並檢討長期偏袒財團、富人的土地開發政策。在這些問題未能處理之前,我們不接受象徵性的殘補措施,並強烈聲明:

「停止迫遷弱勢居民!」
「停止標售國有土地!」
「停止開放外資炒作地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