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4日 星期四

「為權利而鬥爭」通訊vol.2:抗爭路上你和我

林子文 x 呂衍坡的世代對話 
時 間:2013/9/17

採訪、文字:江奕翰
訪談攝影:江一豪

編按:

林子文,工運歷程近30年,從新海瓦斯產業工會出發,歷任台北縣產業總工會理事長、秋鬥再起召集人,現任非典勞動工作坊主持人,日前遭高等法院依妨害公務判決拘役50天,決定以拒繳罰金入監抗議。



呂衍坡,就讀政治大學四年級,初涉運動,卻也因陸續參與華光社區反迫遷、苑裡反風機而接連被警方移送。

這對年齡差距已足稱父子,運動經驗絕對跨世代的兩人,不約而同地因為參與社運,而必須跟司法體系「打交道」。為了權利而鬥爭,最後卻不得不面對司法體系的壓迫,似乎已是參與改革的宿命。

我們沒有王金平,也不需要他來幫我們致電法務部長要求檢察官「不要濫權起訴」;我們只能不斷對話,不斷抗爭,不斷想法設方改變這整個荒謬的統治體制。

以下是林子文與呂衍坡的世代對話記實:


「為權利而鬥爭」通訊vol.2:法庭觀察筆記

文:AB

今天是第二次預備庭,主要是勘驗警方拍攝的影片。

法官看得非常仔細,常常為了確認當時狀況或誰說了什麼而反覆觀看。但是即使如此,仍不免發生「走鐘」的情況。

「為權利而鬥爭」通訊vol.2:涉訟人一覽表

編按:

法律究竟為誰服務?

長期以來,基層人民為爭取權利,不但受到行政機關的百般阻撓,並往往在抗爭後,再度面對司法的二次壓迫。

我們認為,唯有真正貼近、理解弱勢者的處境,並以此衡平政權與人民之間的利害衝突,才有可能落實所謂的公平正義。

在真正的公平正義尚未來臨之前,一如德國法學者耶林所言:
「人民要取得法律,必須努力,必須鬥爭,必須流血。」
我們蒐集了近年為權利而鬥爭,卻因此面臨訴訟的名單,供各方了解彼此的處境,並尋思後續連結的可能。

*下表依事件發生時序整理。受限人力必有疏漏,請各方海涵、更正並踴躍提供相關事件,來信請寄:yihochiang@yahoo.com.tw

【工商時報】炒房A咖 轉進歐美房市

文章出處
【工商時報╱蔡惠芳】2013-10-24

真正A咖炒房大戶浮上檯面。壹傳媒主席「肥佬黎」黎智英,光是最近短短5個月,就高檔脫手內湖3,570坪土地,高價套現近40億元,興高采烈出場。據悉,黎智英的下一步,可能把手中現金轉進歐美房市。

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聯合報】比京隨筆/歐洲賣祖產拚現金

文章出處
【聯合報╱布魯塞爾記者蕭白雪】2013.10.17

經濟狀況不佳,不只希臘要賣小島,最近德國將廢棄的舊車站推上拍賣台,義大利則打算拍賣五十個古蹟,套現降低預算赤字,連法國總統度假住的布雷岡松堡,都計畫向公眾開放,只為緊縮政府預算。

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聯合報】房價打不下?星國打給你看

文章出處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2013.10.16

彭博資訊報導,新加坡為打壓房市泡沫而祭出的強硬措施已帶來實際效果,足可為香港、中國等其他亞洲地區上一課。

2013年10月5日 星期六

【中國時報】33萬空屋 集中林口、三峽、淡水

文章出處
【中國時報╱謝幸恩/新北報導】2013-10-05

林口新市鎮的豪宅如雨後春筍,但買方多是投資客,造成空屋戶數年年增加。(謝幸恩攝)
新北市空屋戶數居全台之冠,數量多達33萬戶,且集中在林口、三峽、淡水3大新市鎮,當地建案如雨後春筍,但建商在每棟豪宅外掛上「完售」的背後,卻暗藏「無人居住」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