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7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台北房價世界高 社會住宅夢難圓

2014-10-15 經濟日報

莊孟翰/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

民國76年,國有財產局引燃高地價的火苗,自此之後不僅台北市的高房價揮之不去,一般年輕人更因此而掉入永無寧日的屋奴陷阱。

民國76年2月28日,國有財產局標售台北市南京東路、龍江路口,華航旁1,700坪土地,即六福皇宮現址,每坪底價25萬元,開標結果由國泰人壽以每坪90萬元,相當於底價3.6倍的「天價」得標,一般咸認此係開啟台北市高地價、高房價警訊之重要指標。


民國78年8月26日,無住屋者團結組織號召5萬人夜宿忠孝東路,抗議台北市不斷高漲的房價。

回顧民國76至102年短短26年間,台北市房價足足上漲8倍,政府卻始終端不出一套有效的因應對策,導致一般民眾窮其畢生之力,仍無法在市區覓得一安身立命之處。

雖然住宅法已於民國100年12月30日完成立法,惟截至目前為止,全台社會住宅卻只有6,800多戶,占整體住宅存量不到0.1%,而另一方面,薪資所得卻「倒退嚕」16年,這也難怪無殼蝸牛會在25年後再度集體發出怒吼,夜宿仁愛路三段「帝寶豪宅」前道路旁,抒發不滿情緒。

按民國76年台北市每坪平均房價僅9.27萬元,及至78年,一躍而跳升至33.73萬元,漲幅高達263.86%,民國92年,雖然房價再漲至39.10萬元,惟仍維持在3字頭;民國93-95年每坪房價徘徊在40.75萬元至44.9萬元4字頭之間;96-98年則是53.10萬元至57.60萬元5字頭之間;99-101年則躍過6字頭而飆漲至70.5萬元至79萬元7字頭之間;102年則更竄升至83.9萬元之歷史新高點;其次,如再就76至102年高達805.07%之房價漲幅,與國內生產毛額(GDP)297.95%之增幅相互對照,當不難了解當前年輕人想要一圓購屋夢有多困難!而更令人氣餒的是,房價所得比居然高達15倍。

另外,如再由以下附表各階段房價漲勢加以觀察,如僅由漲跌加以比較,似乎變動幅度不大,惟如就房價由3字頭飆漲至8字頭之角度加以探討,則豈只「代誌大條」所可形容。

而這也正是10月4日「巢運」可以號召2萬人與71個團體夜宿仁愛路三段「帝寶豪宅」前道路旁之主要原因。

雖然最近主管機關不斷釋出所謂10年10萬戶社會住宅之善意回應,惟如仔細檢視其內容,在「沒錢又沒地」之情況下,任誰都免不了會有空泛之聯想。

因此,當務之急除按步就班從第1到第10年逐年編列預算,以昭告全國民眾之外,更應儘速公布社會住宅用地來源,以昭公信,否則僅憑「10年10萬戶」的口號,實在很難說服無殼蝸牛。

而更重要的是,如何運用財稅手段促使大量空屋餘屋釋出,再輔以逐年增加租金補貼名額,如此,多管齊下,社會住宅才有逐步落實的可能。在此必須附帶一提的是,行之有年的購屋貸款利息補貼仍應繼續辦理。

莊孟翰/提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